煤礦液壓支架關鍵配件之立柱、中缸體等智能增材再制造
現有的失效的煤礦液壓支架的立柱、中缸體等關鍵配件,主要采用鍍鉻工藝復,然而實踐證明,采用鍍鉻工藝修復主要存在以下突出的現實問題:
? (1)修復效率低。采用鍍鉻修復,工藝復雜,修復周期長,需要人工量大,嚴重地影響了相關產品的批量修復能力,因而不能滿足煤礦開采業對批量修復立柱、中缸體等零部件的短周期需求。
(2)成品率低。立柱及中缸體,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因強劃傷(或擦傷)而產生大量的深劃痕, 是采用鍍鉻修復工藝存在的主要障礙之一。這是由于:
一是鍍鉻修復的厚度一般為在0.15mm以下,而深劃痕有時可達1mm以上。對于深劃痕或過大超差采用鍍鉻修復所不能及的。
二是鍍鉻修復對工件表面前處理要求高,如果前處理達不到規定的除油除銹效果或被污染,那么可能會造成鍍鉻層剝落失效而影響修復件的成品率。
修復成本高。主其高的修復成本主要來源于高的人工成本、長的修復周期、復雜的修復工藝、低的成品率。
因此,極低的修復效率和成品率、高的修復成本成為制約鍍鉻工藝在修復立柱及中缸體上的應用的三個主要因素。目前不少廠家采用激光熔覆進行煤礦液壓支架的再制造,盡管性能滿足要求,但是極低的修復效率,極高的生產成本,嚴重地限制了規?;霾脑僦圃?。
HANGAUN對煤礦液壓支架關鍵配件進行智能增材再制造,既恢復了其尺寸性能,提高了性能,而且成本遠低于原有新品。當前,該工藝已被HANGAUN確定為包括煤礦液壓支架關鍵配件在內的礦山設備配件再制造的*選方案。
煤礦液壓支架立柱、中缸體等關鍵配件增材再制造性能指標
技術參數 |
Specification |
性能指標 |
Performance Index |
再制造工藝 |
Re-manufacturing process |
智能復合熔涂 |
DMCCT |
強化材料 |
Spraying material |
HG-NT3A |
|
孔隙率 |
Porosity |
接近零孔隙 |
Zero permeability |
結合強度 |
Bonding strength |
>300MPa |
|
強化層厚度 |
Coating thickness |
0.15~0.5mm(研磨后) |
0.15~0.5mm(after grinding) |
強化層硬度 |
Coating Hardness |
>HRC60 |
|
表面粗糙度 |
Surface Roughness |
Ra0.2~0.4mm(研磨后) |
Ra0.2~0.4mm(after grinding) |
同心度 |
Concentricity |
<0.025 |
|
表面特性 |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
鏡面 |
Mirror |


- 上一篇:智能復合熔涂増材高品質碳化鎢拉絲配件
- 下一篇:鋼鐵冶金設備配件增材再制造